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D.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小题2】下列城市的形成经历了a过程的是
A.武汉
B.兰州
C.大庆
D.深圳
【小题3】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
A.扩大城市规模,分散布局工业
B.优化产业结构,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D.减少资源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3 10:0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同类题2
下表为四个地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和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吨)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个地区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都相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3
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都市边缘区组成。下图为都市区不同组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衰弱开始于
A. ① B. ② C. ③ D-④
【小题2】Ⅱ阶段为
A.郊区城市化
B.再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
D.逆城市化
【小题3】Ⅳ阶段的特征是
A.区域不平衡状态加速发展
B.高科技是区域发展主导力量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扩大
D.较大中心城市出现于此阶段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内蒙古城市化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内蒙古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 )
A.起步早,水平高,一直发展速度比较快
B.已提前完成城市化中期阶段,初步进入后期阶段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
D.改革开放前速度较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小题2】从人口迁移来看,促使浙江、内蒙古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原是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低处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盐湖拥有10多条内陆河注入,察尔汗盐湖蕴藏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2015年该盐湖钾肥产量已突破500万吨,下图是察尔汗盐湖的位置图。
(1)根据材料推测察尔汗盐湖的形成过程。
(2)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说明湖盐中杂质的主要。
(3)图中格尔木市总人口3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86.6%,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6%,82.3%和17.1%(2012年数据),据此分析该城市人口比重如此高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