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下图为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睡城”主要位于该城市的
A.北部
B.东南部
C.南部
D.东北部
【小题2】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出现,属于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虚假城市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01:4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 )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小题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
A.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在部分城市分布集中
B.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C.土地面积大,城市数目多,发展快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同类题2
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中纪委、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及国家土地监察办合力加大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力度;探讨如何使现有的耕地到2020年不突破18亿亩的底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使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日益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次生盐碱化问题
B.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
C.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
D.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小题2】从我国土地利用的原则考虑,下列地区应该退耕还牧的是 ( )
A.鄱阳湖平原
B.鄂尔多斯高原
C.河西走廊
D.辽河平原
同类题3
下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D.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小题2】下列城市的形成经历了a过程的是
A.武汉
B.兰州
C.大庆
D.深圳
【小题3】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
A.扩大城市规模,分散布局工业
B.优化产业结构,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D.减少资源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同类题4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节点上,是衔接和联动 几大战略的重要枢纽,随着产业的转移,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落户重庆。重庆 至欧洲的“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建设,使产品出口有了一条快捷的通道,该线路也被称为“新 丝绸之路”。
材料二 读四川盆地等高线图和“重庆月均温和浓雾发生频率图”
(1)根据材料分析“渝新欧”铁路开通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成都、重庆能发展成为区域特大城市的共同原因。
(3)重庆市浓雾出现的主要季节并简析该季节浓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5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小题1】京津冀地区( )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小题2】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