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广州市先修建了地铁二号线,后又将原二号线拆分为现在的二号线和八号线,并新建了19个地铁站点。下图示意广州市二号、八号地铁线附近各年竣工小区平均容积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将原二号线拆分为现在的二号线和八号线,并新建19个地铁站点,可能是在( )
A.1997~1999年
B.2004~2006年
C.2007~2010年
D.2013~2014年
【小题2】地铁线的规划建设,使地铁站周边地区偏向( )
A.高密度住宅区和商业用地的开发
B.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用地的开发
C.低密度住宅区和公共用地的开发
D.文化创意园区和科研用地的开发
【小题3】由市中心向外,地铁线( )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聚
D.站点附近土地利用变化率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19 01:4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读下表:某城市四个楼盘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楼盘
用地面积(m2)
容积率(%)
建蔽率(%)
甲
8900
120
60
乙
12000
160
40
丙
6000
140
50
丁
7500
180
60
【小题1】城市土地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的目的是()
①控制土地使用强度 ②稳定房地产价格 ③增加城市开放空间④提高人口密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小题2】如四个楼盘所规划的住宅单层高相同,则哪个楼盘的楼层数最多()
A.丁
B.丙
C.乙
D.甲
同类题2
读乙城市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 据图推断AB河流的流向是
_______
。(1分)
(2) 早期该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老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随乙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4分)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2分)
②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除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2分)
同类题3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图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Ⅰ、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
B.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
C.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
D.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高
【小题2】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A.34
B.33
C.44
D.43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下图为中原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状况。
材料三 下表示意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年份(年)
特大城市数量(个)
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60
114
62
52
29.5
30.4
28.4
1980
222
103
119
34.0
33.4
34.6
2000
408
129
279
40.8
34.0
44.2
(1)据材料一说明城市级别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
(3)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房价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小题2】乙区域最适宜布局( )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现代物流区
D.乳畜农业区
【小题3】甲区域房屋均价偏低的原因是( )
A.工业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差
B.交通通达度差,出行不方便
C.逆城市化明显,中心区衰落
D.老旧历史街区,居住环境差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
城市化问题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