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
A.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B.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C.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
D.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小题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 )。
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
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小题3】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B.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C.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D.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21 05:50: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通勤是指从家中至工作地点的往返过程,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便捷的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下图为北京与芝加哥中心城区通勤空间的抽样调查结果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
A. 芝加哥的通勤季节变化比北京大 B. 芝加哥的通勤季节变化比北京小
C. 芝加哥的通勤距离比北京远 D. 芝加哥的通勤距离比北京近
【小题2】据图中信息分析,可以得出
A. 北京市就业郊区化比较明显 B. 北京市就业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C. 芝加哥住宅区主要位于市中心 D. 芝加哥就业空间向北部和西部扩散
【小题3】芝加哥的出行时间远小于北京,主要原因是
A. 芝加哥公共交通发达 B. 北京交通拥堵较为严重
C. 芝加哥人口数量较多 D. 北京市道路数量少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市2000年、2013年制造业与服务业人口密度分布图,其中R=制造业人口密度/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读图分析R值变化特点及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R值变小,反映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B.R值变大,说明该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C.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D.2013年,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城市的地域模式结构是( )
A.同心圆模式
B.条带状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扇形模式
【小题2】该城市计划建设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该产业园最适合布局在图中的( )
A.工业区a
B.工业区b
C.工业区c
D.工业区d
同类题4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于(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小题2】若在该城市建立一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布局在何处
A.a
B.b
C.c
D.d
同类题5
图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b)。该城市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A.居住区
B.文化区
C.政务区
D.工业区
【小题2】在图b中的M处适宜修建
A.自来水厂
B.垃圾焚烧厂
C.污水处理厂
D.热电厂
【小题3】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拥堵
B.环境破坏严重
C.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D.工业用地不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