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符合该城市工业分布和规模变化规律的是( )
A.T1~T5阶段,市区环境逐渐恶化,交通压力增大
B.T1~T3阶段,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C.T1~T5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D.T3~T5阶段,郊区工业规模逐渐大于市中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6-05 11:2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示天津市雨水综合利用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下渗
D.蒸发
【小题2】上图示天津市雨水的综合利用可以
A.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B.给城市提供大量生活用水
C.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
D.调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同类题2
深圳湾地处深圳特区的西南面,属于慢淤积的浅水海湾,潮流(潮汐引起的水流)动力是维持深圳湾水深的主要动力,而维持这种动力的主要因素是深圳湾海水容量。下图为1970年-1999年深圳湾海岸线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0m等深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深圳湾
A.水深加大
B.水质变差
C.水量增大
D.面积缩小
【小题2】导致深圳湾0m等深线位置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深圳湾潮流动力减弱
B.深圳河泥沙量增多
C.深圳湾沿海工程建设
D.深圳湾水污染严重
【小题3】减缓深圳湾海岸线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填海造陆规模
B.修复滨海红树林生态环境
C.改善海湾环境质量
D.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
同类题3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山脉南侧的自然区名称是
;北侧自然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2)②山脉是
(
自然带)的北界,我国北部防治荒漠化最大的生态工程是
。
(3)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③是
。它对华北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4)兰州城的形态是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5)运用所学原理,说明①地“光强热弱”现象。
同类题4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3)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治理雾霾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试简析京津冀治理雾霾的合理措施。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国1790——2000年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00——2000年该国城市化水平
A.基本不变
B.持续上升
C.波动下降
D.持续下降
【小题2】该国最有可能是
A.新加坡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