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国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贫困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该国的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逆城市化,人口流向农村
B.农业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完备
C.属滞后城市化,为发展中国家
D.属虚假城市化,为发展中国家
【小题2】该国的咖啡豆远销世界各大洲,影响该国咖啡树种植的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交通
C.地形
D.降水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9 11:01: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上海市不同年份的用地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变化能直接体现出的是( )
A.上海市的农业用地比重减少
B.上海市的人口越来越多
C.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D.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合理
【小题2】随着上海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岛效应减弱
B.图示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C.湿地面积减少
D.农业用地面积增多
【小题3】图中河流对于上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提供水源和运输功能
B.容纳和吸收部分污染物
C.形成独特城市景观
D.城市湿地,改变城市局部气候
同类题2
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生态功能近乎丧失殆尽。为解决此问题,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中心湖泊生态功能衰退的原因不包括( )
A.用水过度,水域萎缩
B.污水数量巨大,直接排放
C.湖泊水上交通运输被废弃
D.水循环微弱,更新再生极慢
【小题2】武汉市此试验方案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分湖梯级整治,便于分层次利用不同质量等级的水资源
B.改善自然环境,形成生态用地,促进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C.自然河湖与人工渠道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
D.使封闭的湖泊成为开放的水域,利用自然水循环改善水质
同类题3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82-2007年,我国: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小题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同类题4
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小题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针叶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同类题5
城市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分析第一二代卫星城空间布局的特点。
(2)简述第三四代卫星城的形成对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3)依据图表资料,试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城镇空间演化等方面阐述城市化的内涵。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