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16年6月18日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引发多出城市内涝。读“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内涝原因是
① a过大   ② b变小  ③ c增大   ④ d受阻
A.①④B.①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为了少占用土地,尽量少修下水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01 10:3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方向是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图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及黄河三角洲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简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