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是我国甲、乙两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省份
在常住人口中
农业人口比重(%)
0-14岁人口比重(%)
15-65岁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甲省
56.89
17.98
71.84
10.18
乙省
33.82
16.89
76.36
6.75
【小题1】由表中信息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A.农村人口更多
B.老龄人口更多
C.劳动力更少
D.城市化水平更低
【小题2】2011年夏季,乙省某城市多次出现严重的内涝现象。它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B.城市空气中尘埃多,增加暴雨的形成几率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能力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20 11:4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共处同一环境,共用同一水电路,共争同一市场。因行政区划而三足鼎立、踽踽独行,而区内各种资源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客观事实,又表明这是一个极易整合开发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 地处京津冀交界处的北京平谷区东高镇,是“中国提琴产业基地”。该地于1988年开始生产小提琴,现已有20余家骨干企业,150余家零配件手工作坊,乐器品种达30多个,年产小提琴30万把,产品90%以上出口美、德、日、韩等40多个国家。
材料三 平谷区政府着力发展音乐产业,成立音乐各类高级技术学校,普及全民音乐教育,连年举办“华东之韵”专场音乐会,以打造“中国乐谷”。
材料四 提琴企业和技艺在东高镇内部的空间分布扩散示意图
(1)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东高镇小提琴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
(3)分析平谷区政府不断加大音乐产业投入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2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加速。数据显示,在19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仅为30%,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达54%,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到66%。图5反映了1990年、2014年和2050年全球六大洲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0年至2014年,世界各地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环境的稳定
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社会福利的完善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小题2】有关六大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城市化速度快,并伴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出现
B.北美洲是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原因是人口总数最少的地区
C.非洲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是那里气候干旱、地形崎岖。
D.拉丁美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同类题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重要作用。下列叙述哪句最具概括性?
A.乡镇企业发展可积累资金,为城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B.乡镇企业发展直接或间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C.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转移和土地的转移
D.乡镇企业发展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地理含义正确的是
A.①代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②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C.③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D.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小题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该省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快
同类题5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2)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