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城市的形成阶段(Ⅰ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资源
【小题2】Ⅲ阶段城市道路网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道路网的特点是
A.可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B.增加出行时间
C.对城市地域形态有分割作用
D.增加城市车流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7 08:00: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城市中,属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是
A.费城
B.华盛顿
C.巴黎
D.大阪
同类题2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图。下图为“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2012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及其原因是
A.东南 旧城改造
B.东北 工业区迁移
C.西南 新区开发
D.西北 保护文化古迹
【小题2】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你城市化现象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同类题3
与美国中产阶级和富人主要生活在郊区相比,近10多年,华盛顿、费域等城市2 5岁到3 4岁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口回流市区居住增加七成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华盛顿、费城等城市年轻人口回流市区的主要原因是市区
A.环境质量提高
B.就业机会增多
C.基础设施改善
D.教育质量提高
【小题2】华盛顿、费城等城市年轻人口回流市区居住,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城市人口净增长
B.提高城市化水平
C.缓解城市中心区衰弱
D.降低人口生育率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逆城市化阶段 ④郊区化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5
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以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已逐渐被各级政府列入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农村相比,城市易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加大河网密度
B.交通发展缩小管网密度
C.水循环中调蓄功能下降
D.城市建筑物和绿地增多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根治城市环境污染
B.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D.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