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小题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1-12 03:1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示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A.城市内涝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风
D.城市空气污染
【小题2】下列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2005~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2005~2014年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治
B.社会文化
C.经济
D.自然生态环境
【小题2】我国2005~2014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B.促进工业化进程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
同类题3
居住与就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下图示意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要分析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通勤空间分布规律,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GPRS
【小题2】为缩短北京流动人口通勤的距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调整北京市产业布局
B.完善城市的公交设施
C.提高外来人口准入门槛
D.增加城中心就业机会
同类题4
“鬼城”原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名词,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出现了一些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大陆“鬼城”前50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原来地理学上“鬼城”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小题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小题3】针对我国现在出现的“鬼城”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有()
A.政府鼓励大量农村人口入住“鬼城”
B.发展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产业新城,房地产业先行
C.提高配套基础设施的标准,减少房子的空置和浪费
D.调整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城镇化和工业化要同步推进,要切实实现“产城融合”
同类题5
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工业增加值构成。
材料三 2008年E市三次产业构成。
(1)该市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原料/技术)。据图可知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 。
(3)E市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在该阶段,劳动力向________和________等产业大规模转移。
(4)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