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秋末年,当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虽然也遇到过不同的观点,但却很少与别人公开进行争辩。
。
。
,
。
。即使对“乱臣贼子”,也不是公然进行锋芒毕露的批判,而是将自己的是非善恶标准,隐寓于对历史事实的正面论述中。
①反对“巧言”、“利口”
②教导弟子,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甚至当着弟子的面提出“余欲无言”
④编写《春秋》,臧否人物,也是采用隐晦的笔法,“寓褒贬,别善恶”
⑤对待不同观点的人,只是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
A.②⑤①④③ | B.①②④⑤③ | C.⑤②①③④ | D.④⑤①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