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小题2】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内蒙古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
B.总的来说,中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东部经济地带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的说来,经济越发达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较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08:0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交通条件
C. 地租高低 D. 建筑水平
【小题2】在P区域常形成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高科技产业区
同类题2
2015年12月中国城市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目前中国部分城市急需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下图为华北某特大城市“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近几年该城市“一雨即涝”现象有所加剧,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大城市多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
B.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大
C.城市绿地总面积减少
D.排水体系建设滞后
【小题2】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该城市的雨水开发应用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最可能是
A.绿化带高于地面
B.收集到的雨水水质较差
C.降水强度增大
D.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同类题3
公交站点覆盖率是以公交站点为圆心,用合理的步行距离(一般取300米)为半径作圆计算其面积。公交(公共交通)覆盖度是公交实际覆盖区域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公交线网密度是公共覆盖区内公交线路长度与覆盖区面积的比值。图4示意广州公交线网密度和公共覆盖度随时间变化(2017年后为预测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4-1994年广州市
A.公交建设基本停滞
B.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
C.老城区公交线路增加
D.新城区交通建设完善
【小题2】1964年至今广州市公交线路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均衡-非均衡-均衡
B.非均衡-均衡-非均衡
C.持续保持均衡
D.持续保持非均衡
同类题4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小题2】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l970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
同类题5
(2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简析此时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向。(6分)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浙江某地的时间并说明理由。(8分)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