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06 06:1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小题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小题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同类题2
中新社北京2011年6月24日电最新出台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指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等五方面挑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能体现中国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 )
A.城市数目总量
B.城市人口总数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小题2】目前阻碍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B.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C.城乡分割与户籍管理
D.国家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89、2006年苏州地区城镇用地演变。
材料二 1978—2006年苏州地区就业结构演变。
材料三 苏州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苏州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三总结出苏州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分布规律。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
A.城市的雾岛效应
B.城市的科技效应
C.城市的热岛效应
D.城市的雨岛效应
(3)在苏州市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题文)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绿地面积减少
B.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城市人口增加,住房紧张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同类题5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
A.a阶段
B.b阶段
C.c 阶段
D.后c的阶段
【小题2】下列有关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高,但发展速度减缓
D.大城市市中心人口、产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