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
;
工业布局:
;
生态建设: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09:0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
B.高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
C.气温由郊区向城市中心递减
D.西部气温明显高于东部
【小题2】关于该城市中心气温高或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建筑密集,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B.工业、商业集中,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C.绿化面积增加,气温低于周围地区
D.人口大量迁入,气温低于周围地区
同类题2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生态环境改善
C.社会经济发展
D.用地规模扩大
同类题3
下图为2008年~2018年我国不同地区的甲、乙两城市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两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常住人口出生率
B.交通网络密度
C.城市的区位因素
D.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2】2008年至2018年两城市人口的变化说明
A.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甲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C.乙城市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不断变差
D.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同类题4
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E→F反映的现象是(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城乡差距扩大
同类题5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外迁
B.环境因素
C.住房价格
D.农村工业化
【小题2】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可能是( )
A.就业压力增大
B.交通拥堵加剧
C.人均耕地减少
D.社会治安变差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