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
主持人:④
?
嘉宾:最重要的是,要常回家看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7-07-26 07:16: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迈向“十三五”的南京,带着愚公移山的志气,踏上新征程,要实现新的跨越。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一次约会,他们对彼此就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就像全身的毛孔被刺激了一样。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吴逸梵同学获得一等奖,这和她平日里喜欢读书、重视积累的习惯分不开,和她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分不开。
同类题2
关于悲剧,鲁迅有过这样的见解:“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夏瑜和孔乙己等都是著名的悲剧人物。请你参考示例,就《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写一段简评。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得当,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6分)(下面表格每行20字)
例如:祥林嫂的悲剧主要是时代造成的。她善良勤劳,却被封建宗法制度彻底摧毁,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她反抗改嫁、捐门槛,都脱离不了封建思想的磁场,她的悲剧必不可免。(76字)
90
同类题3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每年高考结束后,高三的学哥学姐们都要举行“高考复习资料义卖”活动,场面十分火爆。请你用动情的笔记录下这感人的场面。
要求: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
②有一处使用“既……又……”句式。
③采用议论抒情方式揭示活动的意义。
④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⑤不少于200字。
( )
同类题4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②飞龙舞凤成夜色,伐鼓踏歌皆春声
③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①七夕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中秋
B.①七夕②元宵③重阳 ④中秋
C.①中秋②重阳③元宵④七夕
D.①中秋 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丰子恺早期的散文注重以童心观照世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出的是一种宁静纯真的美。
B.“雾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夏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和苏轼《赤壁赋》中出于东山之上的明月何其相似,引发了我们的家园之思。
C.旭日初升,光照丛林,诗人信步而行,举目所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中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D.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的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图文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