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区域城镇化过程表现为
A.农村在颓废
B.城市数量增多
C.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D.区域文化在扩散
【小题2】影响该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原因是
A.人口迅速增长
B.城市规模扩大
C.经济持续发展
D.政策不断扶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5:5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2000—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总量增长最多
B.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密度增加最大
C.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小题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同类题2
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工人在绿化区地下铺设了一些装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地下铺设该装置的直接作用是
A.防震减灾
B.娱乐休闲
C.加固地基
D.回收雨水
【小题2】如果在该城市各小区和公园推广该工程项目,其主要效益有
①减轻地震危害
②丰富居民生活
③延长楼房寿命
④增加雨水下渗量
⑤缓解城市内涝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同类题3
世界银行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如下表),下列属于转型中国家的是
传统农业国
转型中国家
城市化国家
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2
7
5
贫困人口比重(%)
51
28
13
A.新加坡
B.印度
C.澳大利亚
D.俄罗斯
同类题4
墨西哥是个拥有双国花的国家,第一国花是仙人掌,耐干旱炎热;第二国花是大丽菊,喜阳喜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双国花反映了墨西哥( )
A.气温南北差异显著
B.冬夏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量季节差异小
D.降水量空间差异大
【小题2】从20世纪40年代起,墨西哥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15年墨西哥城市化率进一步增长到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贫富差异明显缩小
B.人们就业压力减轻
C.经济发展与城市同步
D.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同类题5
某学者用城市化生态水平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生态化水平越高,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越好。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态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可能包含
A.人均GDP、居民收入及公共服务水平
B.矿产资源数量及自给率
C.行政区域的数量、行政级别的高低
D.生态环境状态及调节能力
【小题2】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时空分布及演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生态化水平稳步提升
B.生态化水平差异缩小
C.沿江地区生态化水平高
D.高值区呈“双高-单高-多高”演变
【小题3】下列城市提升生态化水平的途径,合理的是
A.安庆应大力整治环境,缓解盐碱化
B.苏南大力发展钢铁汽车等基础工业
C.上海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D.台州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