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市中心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小题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靠近工业原料地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城区人口向大量向郊区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11 08:5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的主要优势和不足。
(2)与“大院式”住宅小区相比,分析“街区式”住宅小区的优势。
(3)除了交通拥堵,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同类题2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m(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
A.向郊区的无限度、低水平扩张
B.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就业困难
C.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不足
D.房价过于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小题2】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满足城区居民多种需求
B.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C.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D.缓解交通拥堵
同类题3
城市用地扩张的本质是内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胁迫作用是指城市扩张用地各要素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干扰,可揭示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主要胁迫作用。下图示意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各功能用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胁迫作用最大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发展水平
C.空间扩张现状
D.土地集约利用
【小题2】2001~2013年,导致城市各功能用地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
B.城市各功能用地面积减少
C.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降低
D.城市发展空间转向无序蔓延
同类题4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A.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B.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C.区域开放程度降低
D.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小题2】该城区工业
A.产品联系紧密
B.技术协作密切
C.规模效应降低
D.企业竞争激烈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