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比较之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是:
。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5-14 03:1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 )
A.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B.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C.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D.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小题2】据图推测,该市( )
A.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
B.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
C.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
D.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
【小题3】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2
读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
材料三“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2 000万左右,至1999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l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同类题3
读“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2年7月,许明与许多大学同学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大学毕业直接奔赴我国西部地区的各个志愿者岗位。导致他们迁向西部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同类题4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8亿人次。下图是“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小题2】由上述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同类题5
下表中数码示意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老龄人口比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亚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①地区老龄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是()
A.人口总量庞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劳动人口外迁率高
D.人口出生率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