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周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农村劳动力大量短期外出打工,宅基地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主要发生在
A.出现期
B.成长期
C.兴盛期
D.衰退期
【小题2】衰退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个人意愿
B.经济收入差异和人口增长压力
C.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加快
D.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和耕地保护落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4-15 02:3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2年1月8日,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40天的春运中,全国旅客出行人次突破30亿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每年的春运现象,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
A.城市→农村
B.农村→城市
C.农村→农村
D.城市→城市
【小题2】今年的春运中,春运压力最大的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同类题2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务工潮倒吸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C.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同类题3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分离,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
A.西南地区
B.华东地区
C.北方地区
D.周边省区
【小题2】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同类题4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同时,我国中部一些省(区)的农村却出现了“农民荒”。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省(区)本来是农业大省(区),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最早出现民工荒的是
A.珠三角地区
B.长三角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华中地区
【小题2】由上述材料可知,经济发达地区民工荒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加重,劳动力短缺
B.农民工的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C.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D.民工流向呈多元化发展
【小题3】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入非农产业,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开始显现,能够有效缓解“民工荒”的措施是
A.改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收益
B.提高农村生育率,增加少年儿童数量
C.增加农业补贴,吸引农村青壮年回乡务农
D.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鼓励人口迁入
同类题5
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