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8分)图a是华北地形结构图,图b—图f依次表示华北地区不同年份的人口密度图。分析图a—图f,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有何变化特点?(1分)
(2)结合材料分析,在华北地区,影响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人口密度变化有何空间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7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1-06-27 04:01: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B.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小题2】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人口总量占绝对优势
C.人口密度先减后增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同类题2
读下图,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A.
B.
C.
D.
同类题3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同类题4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土地面积
C.地形
D.水源
【小题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计划生育措施有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人口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小题3】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______;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____________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
(3)下图中1、2、3、4四条曲线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___曲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