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4月29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4303132,占全国人口比重在过去十年中上升了1.16%,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而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比重下降了0.29%,居第三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上述两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部崛起后不需要更多的人口
B.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C.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更多劳动力
D.广东接受大量外籍人口
【小题2】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养老费用增加
B.利于社会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C.人口增长迅速
D.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5-17 11:4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通常按年龄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岁)、青壮年人口(15~64岁)和老年人口(≥65岁)。结合图示信息,说出我国1982~2010年少年人口、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2)分析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3)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其中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同类题2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
A.鲁—出生率最高,人口密度最小
B.新—死亡率低,与年龄结构有关
C.琼—为三低模式,老龄化最严重
D.宁—自然增长率低,华侨返乡多
【小题2】我国
A.出生率高的省区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区死亡率越低
C.西部省区人口增长数量大于沿海省区
D.各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不同
同类题3
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下图示意四种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年~2010年,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上世纪末该地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加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B.不同性别残疾率不同造成的
C.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D.当地民俗造成的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
A. 甲→乙→丁→丙 B. 丙→乙→丁→甲
C. 甲→乙→丙→丁 D. 丙→乙→甲→丁
【小题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同类题5
下图为日、美、德、法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纵坐标为65岁以上人口比率。依据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比例超过14%时,就变成“老龄”社会。读图回答:图中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国家,由“老龄化”社会变成“老龄”社会,大约花了
A.45年
B.35年
C.25年
D.15年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