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B.1958~1963年
C.1964~1976年
D.1986~1990年
【小题2】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7-17 09:4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属于中国文化对人口影响的是( )
①婚俗 ②宗教 ③职业选择 ④人口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2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ll0亿、90亿
【小题2】20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3】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财经日报报道,生育率全国排倒数,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东北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问题,东北振兴可能受阻。从增长速度看,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0.5%的一丰,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从人口流向看,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
(1)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人口大量外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中,a图和b图分别为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从1953年到2010年,我国
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D.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同类题5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小于等于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示意福建省2000-2010年抚养比变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福建省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A.2000-2002'年之间
B.2004-2006年之间
C.2006-2008年之间
D.2008-2010年之间
【小题2】据捌料可以推断,福建省
A.企业“用工荒”加剧
B.养老保障负担加重
C.T业化水平降低
D.人口出生率上升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