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2003~2011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段时期内,该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6年
C.2010年
D.2011年
【小题2】2007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
A.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B.对迁入人口实行了严格控制手段
C.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产业转移和升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7-25 01:4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城市化进程加快
【小题2】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小题3】下图模型一、模型二分别是该政策改变前、后的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力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变化模型,说明人口政策改变后()
A.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
B.劳动力负担一直增加
C.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
D.劳动力人数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
同类题2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
【小题2】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同类题3
读A. B两国人口资料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增长缓慢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人口增长快 ④年龄结构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B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
C.控制人口流动
D.计划生育
同类题4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产生重大影响。图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延迟约( )
A.8年
B.12年
C.16年
D.20年
【小题2】我国未来1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才外流严重
C.用工成本上升
D.环境承载力降低
同类题5
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是俄罗斯一个重要开发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有
①气候宜人 ②地广人稀 ③矿产丰富 ④交通便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经济相对发达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位于平原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区内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科技水平提高
B.开发了新资源
C.人口密度低
D.市场广阔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