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我国某城镇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年份(年)
常住总人口(万)
外来人口(万)
人口年龄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
2000
42
2.3
19.0
72.6
8.4
2010
46.8
6.9
11.5
78.2
10.3
【小题1】该城镇2000年至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A.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导致常住人口总数上升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受外来人口增加的影响
D.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小题2】以下产业有可能促使该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是
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7-24 11:5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B.人口基数大,净增加人口多
C.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失调
D.少年儿童比重大
同类题2
人口老龄化系数是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长寿指数是指90岁及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例。左图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的总体分布格局和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2000一2010年),右表为2015年中国长寿指数的部分排名。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一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东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小题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出生率低
D.城市化水平高
【小题3】中国长寿指数的地区差异,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①气候宜居水平 ②人均收入水平 ③环境质量水平 ④老龄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材料二 2014~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年份/类别
出生人口/万人
2014
1687
2015预期
1887
2015实际
1655
(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比说出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
(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4)对比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同类题4
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是俄罗斯一个重要开发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有
①气候宜人 ②地广人稀 ③矿产丰富 ④交通便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经济相对发达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位于平原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区内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科技水平提高
B.开发了新资源
C.人口密度低
D.市场广阔
同类题5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表示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四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印度、中国、日本、美国
B.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C.印度、中国、美国、日本
D.中国、印度、美国、日本
【小题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的是
A.完善社会养老机制
B.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C.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D.采取劳务输出的战略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