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安徽省相比,关于江西省20年来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小题2】1990—2010年期间,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就业机会多
B.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自然灾害频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0 10:4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同类题2
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读下列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 )
A.出生率较高
B.自然增长率较高
C.死亡率很低
D.人口大量迁入
【小题2】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小题3】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 )
A.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C.提高本地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之都”,产品远销国内外。石龙镇面积13.83平方千米,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是东莞制造业的标志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小五金、玩具、服装、制鞋、皮革等企业大量外迁,惠州等地成为主要迁入地。
材料二:2007年东莞与惠州相关数据比较
(1)从区位因素角度,说明东莞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3分)
(2)简述产业转移对其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列举迁入地为吸引产业向其转移应采取的措施。(3分)
同类题4
下表数据为“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万人)
7438.3
7865.6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小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正确的判断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小题2】2010年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比苏北高的主要原因是:()
A.苏南经济发展水平比苏北高
B.苏南人口出生率比苏北高
C.苏南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D.苏南的水热资源比较丰富
同类题5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