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3 03:08: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同类题2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C所在的功能区,叙述错误的( )
A.商业区内人流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B.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带
C.商业区常位于交通便捷市中心和街道两旁
D.中心商务区的租金在市区里往往是最高的
【小题2】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同类题3
性别比是指某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即(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下图为某时期中国人口跨县迁移的年龄和性别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A.少年儿童与老年迁移人口性别比较低
B.跨县人口迁移使性别比变小
C.25~52岁的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
D.跨县迁移的性别选择不明显
【小题2】影响13~23岁的女性迁移人口多于男性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
B.经济
C.政策
D.环境
同类题4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小题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小题3】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同类题5
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贵州省实施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经济
B.政治
C.生态环境
D.社会文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