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年)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
B.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
C.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
D.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增加
【小题2】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的原因是
A.远郊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
B.近郊环境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C.中心城边缘区知名度不断上升
D.中心城核心区交通便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7-23 09:2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地质历史时期为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现今,柴达木盆地内分布有大量的钾盐矿床,其保有储量约占全国81.08%,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
材料二:青海省地理要素分布及统计图(左图、右图)。
(1)简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
(2)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的人口特征。
(3)评价湟水谷地夜雨率特征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2
读“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分布示意图”和 “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密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北京市中心区人口最少,住房条件最好
B.北京市中心区地价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愈加突出
C.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减少,标志着北京市进入逆城市化
D.北京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老化,是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年一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并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4
决定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人口的出生率
D.人口的死亡率
同类题5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9分)
材料 许多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1)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填类型),该模式特征为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3分)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产生的原因是
,这种现象会对当地造成的影响有:利
;弊
。(3分)
(3)“未富先老”说明了
(1分);这种现象会带来的影响有
。(2分,至少答2点)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