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西部合作交流过程中,川渝地区的主要优势是
A.科技力量强
B.基础设施发达
C.政策资金优势明显
D.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A.改善城市环境
B.增加就业岗位
C.提高农业比重
D.缓解劳动力短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26 08: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18年户籍人口约30万。上世纪80年代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
【小题2】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
C.东部城市就业压力
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
同类题2
根据联合国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自沙特空军出兵也门以来,漱烈的冲突和轰炸使 10万多人流离失所,有大量也门难民涌入阿曼境内。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大量也门难民移入阿曼境内是寻求( )
A.更高的经济收入
B.躲避自然灾害
C.更好的自然环境
D.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小题2】大量也门难民移人阿曼境内居住,属于( )
A.国内人口迁移
B.国际人口迁移
C.国际劳务输出
D.国内民工潮
同类题3
人口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下图为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小题2】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环境污染严重
D.限制人口迁入
同类题4
下表反映我国部分人口迁移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事件
时间
社会群体
迁移表现
影响因素
事件一
20世50-70年代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政策
事件二
21世纪以来
农民工
离城返乡
经济
【小题1】表中两大人口迁移事件的共同点是()
A.类型相同
B.动机相同
C.规模相仿
D.距离相仿
【小题2】有学者认为事件一不属于“逆城市化”现象,其依据是当时()
①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 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④城市的工作岗位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
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C.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