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春节前后,上海大量民工往返流动形成的“民工潮”,其人口迁移形式属于
A.生态移民B.智力迁移C.难民迁移D.劳务迁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0 03:4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2: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 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3: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缝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 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简述“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