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小题3】【小题4】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1)阶段
B.(2)阶段
C.(3)阶段
D.(4)阶段
【小题5】【小题6】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小题7】【小题8】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3 12:5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人口因素影响较大。为平衡人口,国家鼓励并推动人口向中部和东部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迁移。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单位:人/平方千米)和迁移方向图”。
材料二 1970~2010年来俄罗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曲线。
(1)根据材料一,描述俄罗斯人口的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90年后俄罗斯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缓解措施。
(3)近年来,俄罗斯人口向中部和东部迁移。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2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
材料二 1953—2010年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及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
(1)材料一中当今世界十大人口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人口规模缩小趋势最显著的国家是_________。
(2)分析1964年—1982年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3)描述1964—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4)分析巨大的人口数量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15年时间内( )
A.青少年人口男女的性别构成比以前更趋合理
B.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将得到减轻
C.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
D.针对青少年消费的产业进入到困难期
同类题4
下表为2008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____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____引起的。
(3)简述人口迁移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5
读“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回答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
。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型。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和
。
(5)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还有
,目前美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主要为
(高/低)素质劳动力。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