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A.a、b、c
B.b、a、c
C.a、c、b
D.c、b、a
【小题2】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劳动力过剩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4 07:3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分析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
材料二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1)分析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及这种变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2)判断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简述该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3)据材料二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阐述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启示。
同类题2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和②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______。30年后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
地,原因是:
。
同类题3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三大产业人口构成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小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同类题4
劳动参与率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读“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16岁以上人口数)X100%
劳动参与率(%)
女性劳动参与率(%)
中国
80.4
75.2
印度
57.7
30.3
越南
81.2
78.1
日本
74.1
63.2
【小题1】表格数据反映
A.印度女性因性别比低参与劳动人数少
B.日本男性劳动参与率比女性约高10%
C.劳动参与率高低与经济水平不呈正比
D.中国参与劳动的女性数与越南较接近
【小题2】越南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第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B.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C.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D.劳动人口大量移向国外
同类题5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依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如图为“1950-2050年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较大
B.日本人口红利期明显短于中国
C.人口负债主要因老龄化所致
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呈缩小趋势
【小题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全面两孩”人口政策,其给国家人口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短期人口红利期延长
②长期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③短期人口负担系数上升
④消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