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35年,胡焕庸先生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将中国人口区划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之后该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它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
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半壁人口死亡率较高
B.西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东南半壁
C.西北半壁人口出生率较高
D.东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西北半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10 09:3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在图中四个人口增长模式所代表的地区之间,最可能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⑧到①
C.由②到⑧
D.由①到④
同类题2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年龄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万人)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3.7
乙
人口数(万人)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75
0.7
2.2
3.65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知
A.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B.1950~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乡村地区
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
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因
【小题2】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受逆城市化的影响
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将会大量涌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D.积极促进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
同类题4
读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对应时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其中影响M处的成因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水平
D.人口政策
【小题3】在人口金字塔图中反映出我国当时人口面临的问题是( )
①青少年入学困难
②人口就业压力大
③社会福利负担重
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小题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出生率持续较低
D.城市化水平提高
【小题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