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几次的搬迁移居活动,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②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小题2】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 ( )
A.目前我国①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B.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②年龄段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
C.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③年龄段主要是从西、南部迁往东北部
D.我国在③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13 04:0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与过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不同,空巢居住方式(和子女分开居住)近些年来在我国城镇老年人中逐步增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镇地区空巢居住方式逐步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A.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B.国家养老制度逐步完善
C.子女赡养老人能力下降
D.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
【小题2】城镇老年人居住模式的转变将直接影响
A.性别比例
B.人口出生率
C.职业构成
D.人口迁移
同类题2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许多科技工作者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
【小题2】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⑥
同类题3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年期间我国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
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
C.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
D.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小题2】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 ②本地就业环境改善 ③外出生活成本提高 ④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举家外出是指农村劳动力及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到户籍所在乡镇以外的区域居住。目前我国举家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该现象
A.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城镇化
B.定会加重农村人口的老龄化
C.会减轻城镇的基础设施压力
D.会导致农村土地的大量荒废
同类题4
世界文化圈的形成与宗教和人口迁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欧文化圈的扩散与何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关系最密切 ( )
A.劳务迁移
B.智力迁移
C.难民迁移
D.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
【小题2】佛教传播过程中,与其交流、融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圈是 ( )
①东亚文化圈 ②非洲文化圈 ③东南亚文化圈 ④拉丁美洲文化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3】我国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地域文化是 ( )
A.云贵高原文化
B.内蒙古草原文化
C.青藏高原文化
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同类题5
外来常住人口已成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群体。下表为“2000-2010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分布及变动情况”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是
A.城区核心区
B.城区边缘区
C.近郊区
D.远郊区
【小题2】由表中信息可推断,2000~2010年期间
A.城市各区域外来常住人口都在持续增长
B.城区边缘区外来常住人口增幅最大
C.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始终最小
D.近郊区外来常住人口增幅最大
【小题3】下列因素中,吸引外来人口来上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就业收入
C.自然环境
D.基础设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