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儿童抚养比为0-14岁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抚养比为65岁及以上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为15~64岁)。下图为我国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20年该省老年人口比重约为
A.12%
B.16%
C.20%
D.25%
【小题2】该省拟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此举有利于
A.促进人口迁移
B.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加大城乡差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02 04: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
A.交通易达性
B.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
C.经济区域专业化
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小题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下列形式中的( )
A.
B.
C.
D.
同类题2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中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15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
(1)根据图l预测2015年~2030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根据如图,说明我国今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意义。
(3)有人口学者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我国人口不会大幅度增加,试说出其依据。
同类题3
下图为1956年、2006年和预测的2056年某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表示1956年、2006年、2056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小题2】根据图示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晚婚晚育,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C.依法管理,防止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D.鼓励生育,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同类题4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时间(年)
人口总数(亿人)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数(亿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1982
10.1
1. 57
2.1
4.9
2010
13.4
0. 57
6.7
8.9
【小题1】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小题2】1982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小题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同类题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中国成立前、1965年、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传统型、现代型
C.原始型、原始型、传统型
D.原始型、原始型、现代型
【小题2】1983年-1988年,我国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其主导因素是( )
A.人口增长惯性
B.人口政策
C.生育观念
D.人口迁移
【小题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持续增加
B.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在1000万以上
C.今后20年内,我国的人口死亡率有增加的趋势
D.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所有发达国家都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