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出省(市)
占总量比重(%)
流入省(市)
占总量比重(%)
贵州
6.1
福建
5.6
四川
16.1
北京
5.6
江西
8.6
上海
7.2
河南
8.3
江苏
5.6
安徽
10.6
浙江
8.9
湖南
10.6
广东
35.5
其他
39.7
其他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0-28 03:49: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结合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安徽省人口、CDP分布的状况是( )
A.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
B.人口集中度与CDP集中度完全背离
C.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
D.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
【小题2】图示安徽省人口与C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
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
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⑤
同类题2
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资料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
B.城镇人口出生率降低
C.乡村的人均寿命较长
D.城镇老年人返乡养老
【小题2】乡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将
A.有利于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B.促使城市人口大量返乡务农
C.降低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
D.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挑战
同类题3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 )
A.10岁~20岁
B.30岁~52岁
C.23岁~65岁
D.28岁~60岁
【小题2】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
A.造成人才流失
B.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D.利于城市化建设
同类题4
下列人口迁移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C.地震灾区移民建镇
D.三峡工程库区移民
同类题5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就是能吸引其他地区迁出人口集中入迁本地的迁移人口汇集地区。读目前我国人口强势吸引中心上海市和北京市吸引地区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人口吸引作用空间模式特点是
A.上海市强势吸引地区更加集聚
B.上海市的吸引地区分布范围更为广泛
C.吸引地区在空间上呈同心圆型分布
D.吸引强度的空间分布随距离逐级递减
【小题2】上海市和北京市人口强势吸引中心的影响有
A.明显缓解了青藏地区的人口压力
B.促进了上海市和北京市周边农业发展
C.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失,滞缓了经济发展
D.中部地区城市管理难度和环境压力增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