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小题2】该国可能是()
A.芬兰
B.南非
C.巴西
D.印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16 05:50: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省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可分为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人口增长阶段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I→Ⅱ→Ⅲ
B.I→Ⅲ→Ⅱ
C.Ⅱ→I→Ⅲ
D.Ⅲ→Ⅱ→I
【小题2】在阶段Ⅲ时
A.人口总数越来越少
B.老龄化严重
C.农村人口比重很大
D.就业困难
同类题2
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小题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
C.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20世纪50和6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小题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 )
A.青壮年负担加重
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D.加重就业压力
同类题3
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图,该图可以表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沿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是
A.整体有所升高
B.南北方均升高
C.西南地区变化最小
D.东西差异扩大
【小题2】该时期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产业经济较快发展
D.提高水稻种植业生产水平
同类题4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我国“婚姻贫困”现象的原因是( )
①生育率低 ②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③“养儿防老”思想 ④年龄结构失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①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②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③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④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加强宣传,革新观念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同类题5
右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第2题。
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