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关于“钟摆族”的说法和“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23 07:5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决定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
A.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B.人口的迁移
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D.经济发展水平
同类题2
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居全国首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就业机会
C.家庭因素
D.交通条件
同类题3
读2010年浙江省外来人口的地(左图)和流向地(右图)统计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安徽、江西大量人口流入浙江,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策因素
C.文化因素
D.位置因素
【小题2】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温州、宁波、杭州等城市,给这些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城市化
B.缓解环境压力
C.减轻就业压力
D.加重老龄化趋势
同类题4
如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同类题5
史学家顾祖禹曾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757年前,山西人口大体在600—900万之间,1840年达到1500万人,人均耕地减半。明清时期,随着晋商兴起,一种新的移民迁出潮也出现了,那就是商业性移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山西人口多,增长快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水源充足
C.地形封闭安全
D.气候湿热
【小题2】山西的商业性移民迁出潮反映出当地
A.人稠地狭
B.居民的商业天赋高
C.交通便捷
D.金融发达
【小题3】“问我祖先来(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有学者考证,“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1个省、市的227个县。对“大槐树’’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A.大槐树遮阳避暑
B.是人口迁移的集散地
C.大槐树人口众多
D.交通运输发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