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中等城市1980~2010年人口变化率图(注: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数)。完成下题。
据图推断该城市人口( )
A.总量逐年增长
B.90年代前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C.2005年后总人口有所减少
D.目前属过渡型增长模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08 12:5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读美国大学生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区域“偏好指数”相对偏高的原因是( )
A.沿海平原,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B.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气候温暖,风光秀丽
D.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小题2】某城市虽然阳光明媚,旅游休憩设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之一,但对新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
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
【小题2】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D.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同类题3
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
A.铁路运输慢
B.年货运量大
C.民工人数多
D.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
同类题4
读“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发展变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信息带来的影响有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压力大的“城市病”
B.延缓了当地老龄化程度
C.利于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
D.扩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小题2】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迎来“首负”的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
②城镇化建设推进,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部分省市区人口出现回流趋势
③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④超过了人口警戒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同类题5
读“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
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③从农村流向城镇
④从干旱地区流向湿润地区
⑤从农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有关我国民工潮的正确叙述是( )
A.大致方向是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向经济落后的内地
B.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农村富余劳动人口支援城市建设
C.和三峡库区的移民性质一样
D.对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