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小题2】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0-08 07:5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2001—2010 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资源
C.技术
D.经济
【小题2】影响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
B.产业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滞后
D.交通条件完善
【小题3】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D.经济活力逐渐减弱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1)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2)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3)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
同类题4
下图分别为某年因务工经商的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迁移率统计图和该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 ( )
A.男性迁移率一直高于女性迁移率
B.跨省女性较省内流动女性商业服务业就业比率高
C.农林牧渔水利业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就业率
D.女性迁移率较男性迁移率提前达到峰值
【小题2】人口流动的年龄和就业特征揭示( )
A.男性迁移率变化受婚育、家庭等文化因素影响
B.女性迁移率变化中就业、收入是决定性因素
C.城乡就业岗位的不同,影响男、女性迁移类型和数量的变化
D.绝大多数行业女性省内就业率低于省外就业率
同类题5
下表是我国2000年、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比较项目
时间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
22.89%
66.78%
10.33%
3 611
36.22%
2010年
16.60%
70.14%
13.26%
8 930
49.68%
2013年
17.40%
67.66%
14.94%
9 225
53.73%
【小题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与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不符的是( )
A.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
B.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
C.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
D.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一直明显上升
【小题2】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
②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④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
⑤积极鼓励境外移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