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小题2】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0-08 07:5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1980年之后人口迁人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
当时引起人口迁移主要是
因素,主要迁移方向
是
。
(2) 1980年之后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和
。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同类题2
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流动
B.经济水平
C.医疗水平
D.人口自然增长率
【小题3】【小题4】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
A.“小蛮腰”形
B.“纺锤”形
C.“三角”形
D.“倒三角”形
【小题5】【小题6】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改善居住环境
C.优化产业结构
D.全面鼓励生育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0.708%;自然增长率为0.505%。
材料二 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郊区环境恶化
B.中心区交通便捷
C.郊区地价上涨
D.中心区房价适中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势头减弱是因为( )
A.人口少子化
B.人口老龄化
C.收入减少
D.土地供应紧张
同类题5
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中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是( )
A.图瓦卢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B.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D.国家组织东部城市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建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