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北京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自然增长率回升
B.城市用地规模缩小
C.净迁入人口增加
D.人均用地持续减少
【小题2】图中人口密度与人均用地的变化不会导致( )
A.加剧该市老龄化现象且劳动力紧缺
B.城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日趋紧张
C.市区交通拥堵加剧,环境压力加大
D.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11 12:44: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
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
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
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
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
【小题2】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容量提升
B.城市化水平降低
C.城乡差距加大
D.人口老龄化减缓
同类题2
史学家顾祖禹曾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757年前,山西人口大体在600—900万之间,1840年达到1500万人,人均耕地减半。明清时期,随着晋商兴起,一种新的移民迁出潮也出现了,那就是商业性移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山西人口多,增长快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水源充足
C.地形封闭安全
D.气候湿热
【小题2】山西的商业性移民迁出潮反映出当地
A.人稠地狭
B.居民的商业天赋高
C.交通便捷
D.金融发达
【小题3】“问我祖先来(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有学者考证,“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1个省、市的227个县。对“大槐树’’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A.大槐树遮阳避暑
B.是人口迁移的集散地
C.大槐树人口众多
D.交通运输发达
同类题3
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经济发展缓慢
B.因农业发达吸引迁入人口
C.2008年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
D.劳动力日趋紧缺,人口老龄化诶去严重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城市非机械原因引起的儿童增长率在下降
B.乙城市人口迁出的数量远大于人口迁入的数量
C.甲城市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原来越小
D.丁城市越来越高的自然增长率降低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能力
同类题4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
A.鲁—出生率最高,人口密度最小
B.新—死亡率低,与年龄结构有关
C.琼—为三低模式,老龄化最严重
D.宁—自然增长率低,华侨返乡多
【小题2】我国
A.出生率高的省区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区死亡率越低
C.西部省区人口增长数量大于沿海省区
D.各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不同
同类题5
(题文)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2)结合材料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