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某知名作家投来稿件,编辑兴奋地说:“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B.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
C.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
D.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铄,我就放心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28 05: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下面是关于“同桌妈妈陶艳波”的一段材料,假如请你向“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推荐她,请组织语言写出推荐的理由(可以概括主要事迹及评价,不超过80字)。
陶艳波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里的妈妈为了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推荐词: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随着食堂管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个个萦绕心间的“问号”被消于无形,在阳光下拉伸。这起牵动万千家长、亿万群众视线的事件,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纵观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真相尚未弄清之前,大家都是以“爱的名义”加入到转发、声援的行列中来,但我们惶然不知,我们转发的那些   的言论、  的图片,都是在  之后“P”出来的。而真正的真相,却还在路上。( )在那些所谓的真相面前,一些“我们”便走出了家门,成为其中的围观者甚至参与者。虽然只是一度“年轻”,但却可能无限期地不成熟。我们现在或许终于知道,是“我们”构成了这个  的社会,“我们”怎样这个社会就怎样,“我们”成熟了,这个社会就成熟了。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    不堪入目    改头换面 斑斓多彩
B.骇人听闻    夺人眼球    移花接木 形形色色
C.耸人听闻    不堪入目    移花接木 斑斓多彩
D.耸人听闻    夺人眼球    改头换面 形形色色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随着食堂管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个个萦绕心间的“问号”在阳光下被拉伸,消于无形。
B.随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管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个个萦绕心间的“问号”在阳光下被拉伸消于无形。
C.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随着食堂管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个个萦绕心间的“问号”被在阳光下拉伸,消于无形。
D.随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管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在阳光下把一个个萦绕心间的“问号”拉伸消于无形。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意间,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充当了“假相”的传播者,谣言的扩散者,有的甚至成为其中的发布者。
B.无意间,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充当了其中的发布者,“假相”的传播者,有的甚至成为谣言的扩散者。
C.我们都争先恐后地传播“假相”,扩散谣言,甚至成为发布者。
D.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发布“假相”,传播假相,甚至扩散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