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下图为四个国家1950年、2010年、2050年(预估)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
A.印度、中国、日本、美国
B.印度、日本、中国、美国
C.美国、日本、中国、印度
D.美国、中国、日本、印度
【小题2】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是
A.控制老龄人口数量
B.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鼓励老龄人口外迁
D.大力推行居家养老
【小题3】2018年开始,上海实施新的人口落户政策,给予16类高水平和紧缺型人才直接落户的优惠。该政策实施对上海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人口老龄化
B.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C.缓解了住房压力
D.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17 11:3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小题2】下列不是“民工潮”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
B.城乡经济差距大
C.各城市都出现人口老龄化,缺乏劳动力
D.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同类题2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小题2】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B.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C.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D.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类题3
前几年,有部分重庆的人口在政府的安排下,相继迁居上海崇明岛,这种人口迁移的方式属于
A.智力迁移
B.生态移民
C.劳务迁移
D.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人口迁移
同类题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图甲)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图乙)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据图甲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
A.P1
B.P2
C.P3
D.P4
【小题2】若Y表示某流域不同阶段平均降水量的相对数值,P1-P4依次代表该流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则X、Y分别表示城市的
A.平均蒸发量、平均下渗量
B.平均下渗量、平均地下径流量
C.平均蒸发量、平均地表径流量
D.平均蒸发量、平均径流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