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 ~ 59 岁) 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 万人,2015 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太大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小题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22 02:4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3)从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4)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同类题2
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38°N—56°N,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
B.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
C.人口重心移动逐渐减缓
D.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小题2】与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相关联的是
①北部地区人口迁出数量大
②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③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
④南部地区二孩政策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3
跨区域大规模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A.促进城市建设和市场繁荣
B.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C.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造成大城市劳动力的短缺
同类题4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一定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之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很明显,特别是内陆地区和农村出现了不富先老的局面,老年医疗、养老护理等基础服务配套严重不足,老年人口急剧增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川省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较高,其直接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
B.人口迁移
C.经济发达
D.人口政策
【小题2】今后应先建立和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 )
A.城市交通拥挤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