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世纪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市生活水平好,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D.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09 10:46: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图,图中四城市均有一半以上人口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京空城主要是因为居民外出旅游 ②上海空城指数高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③广州空城指数最高,外来人口最多 ④深圳春节人口流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⑤四城市流出的人口以中青年为主体 ⑥春节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二 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1)据材料一,指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描述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3
读2010年深圳市农民工和常住人口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深圳市
A.农民工数量超过常住人口数量
B.东西部的人口密度差异大
C.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
D.龙华新区的人口数量最多
【小题2】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区最可能位于
A.大鹏新区
B.罗湖区
C.宝安区
D.南山区
同类题4
读“深圳人口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年来,深圳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变化
B.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C.人口死亡率变化
D.人口迁移
【小题2】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 )
A.出入境方便
B.修建了京九铁路
C.经济布局的改变
D.发现了新的矿产
同类题5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__________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__________(高或低)。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_
(3)B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
(4)若上图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A或B)类国家;这种人口迁移对乙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
_____,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