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缓解了人地矛盾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小题2】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7 01:4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化正进入“半城市化时期”,起码要用20年时间才能解决。这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会和研讨会上提出的。“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材料二 下表为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
安徽11.3%
湖南11.0%
江西8.6%
河南7.4%
湖北6.3%
其余38.6%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江苏6.4%
北京6.6%
福建5.1%
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材料三 下图为根据2009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人口的大量流动给流出区和流入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说出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4)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由此带来哪些城市问题?解决措施有哪些?
(5)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和世界部分地区二战前人口迁移。

材料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材料三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全区面积120.223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08万人。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示二战前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洲,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
(4)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