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上海市某年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阴影部分表示外来人口),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年上海市的人口特点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③人口机械增长多
④已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外来人口到上海的主要目的是
A.上学
B.养老
C.就业
D.随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7 11:27: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1分)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和
。(2分)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和
。(3分)
(4)人口的迁移会给迁出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4分)
同类题2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小题2】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自然要素
D.宗教
【小题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军事因素的强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B.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
(2)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可能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影响?
同类题4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同类题5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小题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