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下图为1951-2021年(含预测)中国和印度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印度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开发
B.人口迁移
C.国家政策
D.经济发展
【小题2】缩小印度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合理措施是
A.印度调整产业结构
B.中国减缓人口增长
C.中国加强城镇管理
D.印度加快乡村建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13 02:4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1为近十年北京市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B.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
D.人口迁入量明显上升
【小题2】影响外来人口迁入北京市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小题3】人口快速增长对北京市的影响是()
A.导致城市化水平降低
B.缓解城市化问题
C.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D.增加劳动人口数量
同类题2
目前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比亚洲高,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数量的差异
B.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
C.人口平均密度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1949年到1978年末,中国国家生育国策开启了苏联模式—“英雄母亲”任意多生育的时代。据估计,这30年中国多出生人口超过4亿。1979年到2010年,中国生育国策又走向“只生一个”的时代,据测算此时期中国总共少生了近4亿多人口。
材料二: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人口学者对此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直接带来的出生人口每年增加可能不到20万,远低于国家预期的每年增加出生人口200万。
材料三:2015年10月30日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2010年我国实施一孩政策的原因。
(2)分析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国家预期出生人口的原因。
(3)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同类题4
读“西宁地区简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5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1)阶段(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小题2】中国目前处于图中四个阶段中的( )
A.(1)
B.(2)
C.(3)
D.(4)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