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中有一句话说:“感人以诚不以伪。”意思是说要以真诚而不以虚伪感动别人,这则古训告诫人们要真诚待人,以诚感人。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
。
这句古训的意思是:
。
这句古训告诫人们: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11-29 03:2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填入《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①司马仍为送老官 ②匡庐便是逃名地 ③遗爱寺钟欹枕听 ④香炉峰雪拨帘看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同类题2
下面是某学生日常表现记录摘抄。请根据这些内容,用第二人称,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促进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4分)
(1)10月20日:在校运会上创造一百米和跳高两项校纪录。
(2)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训练。
(3)12月3日:下午第二节生物课打瞌睡。下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演讲作品。
(4)1月3日:在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中作弊。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①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
②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
③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
④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
⑤这一切并不重要
⑥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
A.④⑥②①⑤③
B.④③⑥①②⑤
C.⑥①②⑤③④
D.⑥②①③④⑤
同类题4
将下列语句一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约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产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睡眠,就没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对健康而言,睡眠与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样重要。放在以前,人们常认为失眠是一个隐私问题,说出来会被人认为“有心事”,因此往往羞于启齿。在睡眠日把睡眠作为一个“公共议题”
,
,
,
。
①就说明睡眠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健康问题
②这本身就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
③更是一个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现象
④而当很多人都遭遇失眠的困扰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读书与旅游应该是相互促进的。
① ,比如拿着《圣经》去中东旅游,读了沈从文的《边城》向往游览湘西古镇;
② ,比如游览绍兴后想着去鲁迅小说中寻找原型,游览巴黎后引发了阅读《巴黎圣母院》的渴望。旅游是高品位的人生活动,高品位要有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而读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国民旅游热情高涨的今天,更应该倡导
③ 。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