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虽拜在吴师父门下,却终日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过是忝列门墙罢了。
B.在展览现场,他对这位画坛名家的新作点评道:“这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笔涂鸦,便自有妙处。”
C.昨日武汉市召集基层群众代表,由群众代表对该市城市地铁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进行垂询。
D.外国语学院张博导给研究生助教留言道:“兹有要事面谈,周六下午三点请拨冗来寒舍一叙为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2-18 10:2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一位初学绘画者给书画协会主席的一封信,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学生初学绘画,曾写信向您垂询。您虽事务繁忙,仍拨冗赐教,令我感激涕零。您对绘画的见解独到深刻,对我有些许帮助。我已将您的来信惠存,并不时学习。近期自感画技已有长进,特寄大作一幅,敬请雅正。
同类题2
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的手机短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时间,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同类题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
最恰当
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⑤④①⑥
D.③④②⑥⑤①
同类题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
B.⑥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⑥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修身,简单的定义就是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古人的修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境界性,鼓励人们不要被当前状态击倒。即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然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人面临的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心理等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