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先生是本专业的泰山北斗,我作为您的高足,能有您水平的十分之一,就很满意了。
B.我们学生太忙,人又多,无从前往,您若能就教于此,我们感激之至,一定倾耳聆听。
C.在公司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你们这些老员工一直效犬马之劳,作为经理,我非常高兴。
D.听说你得了病,家父十分着急,却因不良于行,难以前来探望,所以特地派我来看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2-08 07:0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面的情境和要求,完成问题。
大学即将毕业,你到一家广告公司求职应聘,主考官问到:一个客户需要你帮他解决问题,可是你的解决方案不能令对方满意,他以工作效率低为借口将你投诉给上级领导。这时你该怎么办?
请将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方框处,每处不超过10个字。(不包括标点符号。)
同类题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人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不惶惑呢?这需要大智慧。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
①
,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
②
,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得钱不要了,只有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
③
。
同类题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孩子们不可能在温室里获得真正的成长。但正如教育学家提醒的,
,
,
,
,
,
。
①真倾听孩子们的梦想
②给孩子们最想要也最适合的教育
③审慎对待他们的精神需求
④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
⑤必须了解儿童
⑥家长才能走出“一步不能落下”的焦虑
A.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④①③⑥②
C.⑥②①③⑤④
D.⑥②⑤④①③
同类题4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新华网上海1月31日电(记者周琳、叶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虽是一句玩笑话,却大抵描绘出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状态。新春佳节,一家人难得一聚,但不少人仍是“手机、平板”不离手。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全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无论承认与否,数据都说明不少人早已是“低头一族”。“技术”是中性词,但“屏奴’’不是。节庆时分,用什么样的方式陪在亲人身边,选择权实际上在自己手里。
随着WiFi和3G网络等的普及,众多电子屏幕不动声色地侵入你我生活。无论是节假日陪在父母身边,还是旅行途中,带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拇指上的狂欢”,是许多人的不二选择。
2012年,一则新闻更让人欷歔不已:一家人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去。
专家认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让电子屏幕与生活的连接更加简单,再加上丰富的早教类、娱乐类应用层出不穷,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让更多的低龄人群提前加入“屏奴”大军。.
医学专家提醒,长期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看,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眼球表面干燥、充血,视力降低等不适感觉,加重干眼症的症状,保持一个坐姿太久也容易导致颈部、背部疼痛及其他疾病。
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影响,网络和电子屏幕究竟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还是疏远了我们的感情,实在难以回答。记者曾接触一个案例,他在网络上侃侃奇谈、丝毫不惧,可在现实生活中如同患上“沟通障碍症”,连说话都慢人一拍。
本来手机是为了利用碎片时间,却不料它也将整块时间拆成了碎片。第十届慕尼黑数字生活设计大会发布数据称,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除8小时休息时间外,普通人平均每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有专家认为,如果人长期停留在这种状态,可能会破坏其思维的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也会游移不定。
请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此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
同类题5
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洞庭东山,两百年前还是太湖上的一座孤岛,
,
,
,西半部叫后山,峰岭峻峭。
①岛的北端现在已和陆地相连
②现在岛的北端已和陆地相连
③全岛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
④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把岛劈成东西两个部分
⑤东半部称前山,坡势平缓
⑥称为前山的东半部坡势平缓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